作者:莫莫SIKI    2014-04-04    设计思维  来源:Good  

摘自《GOOD》杂志,2013冬刊:人类的可能性 


围绕着约书亚树纪念公园修剪整齐的草坪,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荒地,约书亚树遍布其中装点着这片荒地。约书亚树是摩门教开拓者根据圣徒约书亚命名而来,因为它的形状很像约书亚双手朝天祈祷。


在这片荒地向东数白英尺的地方,有一个简易的长方形栅栏,远远看去,像什么都没有。即使近距离观察,也看不出这个栅栏的实际作用。它将绵延四方的石头和土地圈在栅栏里,同时有一些很小的不锈钢钉子将地面划分成66块,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约书亚树纪念公园的自然丧葬地所在。“国家需要我们把他们放在这里”,公园监管人Keith Yoder说到,因为人体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闯入者。


不同于传统丧葬,自然丧葬(也叫绿色葬礼)不必费尽心思与腐烂斗争,而是采用一种埋葬技术好让遗体尽快进入生态循环体系。墓穴没有用以加固自身的水泥拱顶,未做防腐处理的遗体和土壤之间是一层有机布制成的寿衣,或是由环保材料,如柳条、硬纸板或竹条做成的棺材。坟墓需要一组工人话费两到三天徒手挖掘,如果用重型机械只需两到三小时。  Yoder说:“天非常热,这是个非常累人的活儿,但酬劳更高”

葬礼策划人及公园总经理Maggie Matthews说:我们都知道结果来自于选择,世界潮流推动着人们自问,我怎么才能在生活中做到更环保?随着人们日渐衰老还会问道,那死后怎么更环保呢?这时自然丧葬服务显然是一个有用的解决方案。


 死亡仪式并不能安慰正在死亡的人,他们还在渴求活下去,这种仪式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混乱。根据Matthews的说法,在葬礼中考虑植物的加入并不会降低其实用性和意义,人没有必要非要一个棺材。她有一个全是宣传册的展览室,宣传册上介绍的是关于用骨灰制作玻璃雕塑和有逝者指纹的珠宝首饰。她说,我们这种葬礼给家人一种全新的感受,他们不再死握住绳带,不让穿着寿衣的遗体进入坟墓。


无论是一脚蹬的鞋子还是咖啡公平交易,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快速的抉择,但是奇怪的是以往很少有人谈论死亡。作为一个职业殡葬从业人员,自然丧葬的倡导者和GoodDeath的创始人,Caitlin Doughty致力于消除现代社会的死亡焦虑感。她认为自然丧葬将是今后丧葬服务的主要趋势。她说:”最近已经有一种文化变化,过去几年突然有很多不同于以往的谈论死亡。”


10月,Doughty作为死亡沙龙的组织者之一,在洛杉矶举行了一个活动(计划2014在英国举行,2015在俄亥俄州)三天的活动。会上云集了很多学者,包括关爱死亡的教授,历史学家和艺术家,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死亡与人类的关系。沙龙主题包括16世纪人骨宝石艺术,体现了死亡和女权主义的关系,德国解剖学家Gunther von Hagens极富争议的一个展出《人体文字》,他同样也是自然丧葬实践的倡导者。Doughtly相信这些讨论并不仅仅是哗众取宠。她说:”那些相信气候变化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的热门,通常不愿意自己所爱之人逝去后被埋在满是致癌化学物的土壤里,被锁在混泥土墓穴里的金属棺材里。这是可以体现我们环保的一个方面。“


Doughty指出的一些困难是有渊源的。丧葬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中旧石器时代,19世纪则形成了传统的丧葬礼仪,包括用细麻布裹尸,平坦的草地,混泥土墓穴和金属墓碑,并一直沿用至今。


1960年代,火葬成为葬礼中较之土葬更有利于生态循环的方式。这得益于天主教的行动,他们解除了一项1963年制定的禁止火葬的规定。根据北美火葬协会数据显示,在西方,选择火葬的人迅速增加,已从1965年的4%上升到现在的40%,预计2018年将达到50%。在约书亚树成立的绿色葬礼委员会,一直在呼吁制定环保葬礼的标准化, 火葬只是增加了人类最后的碳足迹。火葬要消耗23升燃料, 足足4小时才能将一具遗体彻底烧成灰烬,这个过程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包括二噁英、氢氯酸、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同时还有汞及其他有毒金属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碱性水解法,一种基于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将遗体放入一个不锈钢圆筒,加入氢氧化钾,同时在300华氏度(约149摄氏度)和60磅(约为27千克)的压强下进行分解。2到3个小时候,遗体会变为一种无菌的咖啡色液体,就像机油一样。液体可以直接排放至下水沟,同时还会有一些和火葬后的骨灰一样的遗骨残留物。据Resomation推算,如果英国的生化火葬仪器制造厂商都能放弃传统的火葬方式转而使用碱性水解法,将至少减少35%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丧葬领域同样需要碱性水解法的推广应用。截至目前,碱性水解法只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有效使用。


 如果你很难理解像《绝命毒师》里的化学实验室是怎么做到让死亡更环保,一种被为promession的分解遗体的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理解。Promession,由一名瑞典生物学家和企业家Susanne Wiigh-Mäsak发明,这种方法利用冷淡干燥技术来处理遗体。将遗体浸泡在液氮中,温度下降至零下-148华氏度,这种情况下极短暂的机械震动都足以让遗体破碎。最终混合物被放置在真空室里,移除所有冰渣,剩下的人体粉末大致55~66磅。汞合物牙齿填充剂和其他金属移植物被感应磁场区分出来后,遗体干粉被玉米淀粉包裹后,放入土壤的表层中,这样有利于微生物在数月内分解吸收它们。


2001年,Wiigh-Mäsak建立了一个有机公司,用以将他的想法实现,为此他花费超过20年的时间改进“promession”。“对于园艺和肥料的热爱让我 思考怎样可以建立一个有机花园,它可以在数周内制造出护根层。同样当说到遗体时我们却将它们看做是垃圾,“  Wiigh-Mäsak解释道。”Promession将遗体看做是可以有益于新生活的一种东西。遗体对环境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友善的“谢谢”。我想人们会喜欢自己对于自然是有贡献的这种看法,即使是在他们逝世后。


 2013年,在海峡群岛Promession得到法律认可,南非和德国在2005年也通过了Promession的商业使用合法化,但暂未出现在市场上。瑞典,韩国及其他部分国家也正在研究Promession的合法性,但Wiigh-Mäsak对于政府的迟缓反应不以为然,他所:“当一件事要发生,即使军队也无法阻止。”  

但如果我们依然坚持传统丧葬礼仪而不采用保护自然的方式会怎样呢?马塞诸塞州艺术与科技协会成员 Jae Rhim Lee 在无极入葬计划中采用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处理遗体—用蘑菇分解。


她的灵感来自于蘑菇能够修复周围环境有毒物质的自然属性,Lee用自己的身体组织喂养蘑菇,等她往生后,这些蘑菇就能将她吃的干干净净。她用自己的头发、指甲和皮肤喂养牡蛎和香菇,并挑选优良个体进入选择育种。等她去世后这些蘑菇就能认出她的遗体并将她的遗体当做食物吃掉,这样她就被转化为护根层并进入无限的生态循环。


 最后Lee还发明了一套紧身有机棉寿衣,寿衣表面布满了网状编织物和用蘑菇孢子浸泡的棉线供她的无极肉食蘑菇生长。她同时在努力改进无极寿衣,相较普通寿衣,无极寿衣有一些矿物质混合物和蘑菇孢子,可以帮助遗体从内分解。无极寿衣也可理解为一个开源棺木,社会成员都在推广这种接受死亡的态度和用有机生物分解遗体的体验。如果这些听上去骇人听闻且极具挑衅性,这只是一部分目的。Lee 极度渴望展开一场沟通大会。

        “比起传统葬礼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我更想传递另外一层意思。”她说到“拒绝死亡是人类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但是我认为环境的规律性就是人类终有一死,我们只是会进食,会呼吸,会死亡,会腐烂的自然物种,并最终将进入更大的生态循环。我们关注环境,因为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富有想象力的,环保的方式来解决丧葬问题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法国设计师Enzo Pascua和Pierre Rivière发明了Emergence,一种含有树木种子的生物降解塑料制作的环保棺材,通过树木扎根来分解棺材。匈牙利设计师Agnes Hegedus创作了一个非常便宜的陶瓷漂浮骨灰盒,可慢慢沉入海底。南非设计师 Ancunel Steyn提出为死亡设计的设想,计划用骨灰建造纪念墙,并融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过去的四月里,一个致力于艺术、设计和建筑的在线杂志Designboom加入到为死亡设计的计划中。截至目前,这三个计划收到来自全世界2000份申请。


        “正是人们对于传统丧葬和火化的态度转变才促使环保葬礼的流行”,Joe Sehee说到。Joe Sehee是绿色丧葬协会的创始人,该机构创立于2005年,目前已有300个认证供应商提供环保丧葬服务交易。他说:“我认为人们倾向于接受死与生是有联系的这样的观点,因此这阻碍了丧葬产业的发展。我们都不愿意考虑死亡,但是绿色丧葬可以提供给我们安慰,甚至有一点将死亡当朋友的感觉。”


        无论绿色丧葬是否可以继续成为社会现象,或者Promession和碱性水解法是否有一天可以找到更多的受众,对传统丧葬的变革已渗透在当代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并将引起更大范围的讨论。

【延伸阅读】

  1. 约书亚国家公园游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cdda20100aaho.html

  2. 那个德国作家的展览可查看http://www.bodyworlds.com/en.html

  3. Lee小姐的蘑菇寿衣 http://v.ku6.com/show/LiMQCCsWHxiDAIje2jL3hA...html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本文来自有趣又有用的公益资讯资讯平台创思客(thinker360.com),译者/作者 莫莫SIKI”---

莫莫SIKI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