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超长,但是真的非常值得仔细读一次呢————
百岁华诞的时刻来临,对任何组织来说都仅有这一回——2013年我们有幸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庆祝这一时刻,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个里程碑。这个宝贵且激动人心的时刻给予我们畅想我们丰富的历史,分析优势和成就,以及重新提出"提高全人类福祉"的使命的机会。
惊人的科学发现,医学进步以及彻底改变世界的技术变革是我们的首个百年跨度的特点。尽管自从约翰洛克菲勒先生创立洛克菲勒基金会以来许多事情发生变化,我们对于创新的承诺坚定不移。
创新的因子深深嵌刻在我们行动的基因里,从改善公共卫生领域到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我们的焦点始终集中于孵化那些创新的想法、项目、产品,或者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社会及经济福祉有明确且积极的影响的实践。这一承诺今时今日依旧鼓舞我们不仅仅是通过自身及受助对象去推动更大的创新;总体上我们仍旧为社会创新领域撑腰打气——创造更多韧性的系统,社区以及人民。
在这种理念下,我们通过百年纪念日的影响力来召集周遭的人,帮助我们理解愈加复杂的全球挑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获得通过创新性想法和实操来化解挑战的机会。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特刊是这份努力的精华部分。在这里边我们邀请了一些在这个领域的先锋思想家来分享他们对社会创新的看法,以及提供关于我们如何能提高影响力和改善生活的具体想法。
在收到这些专家的回复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社会创新对于洛克菲勒基金会意味着什么,我们从过去的一个世纪学到了什么,并且我们是如何做出必要的改变来确保我们为下个百年的创新搭建了强大的基础。
创新世纪
创新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流行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物。它被用来描述几乎一切事物,从人们口袋中的智能手机,到为穷人提供的新型金融服务。我们不仅仅用创新来描述产品和服务,而且用它来描述我们自己。2010年一个在专业网站 Linkedln上的调查揭示了“富有创新精神” (innovative) 是人们第二常用的来描述一个人的词。
在洛克菲勒基金会,我们将创新定义为从过往的实践中产生的突破,它出现在不同的意见或者已经存在的实践被框架、想象,或者融合进新的方式。当“创新”创造出新的路径来解决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导致最影响弱势群体的系统的持续变革,并在身后留下更稳固的社会关系,创新就成功了。
我们相信创新是慢慢浮现的。它不是一道闪电或者我们头顶上突然亮起的灯泡。通常,创新是在发明之上的一种提高,而不是发明本身。它是可适应的,可调整的,并且适用于新的挑战。
创立一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革,直面出现的新挑战的组织,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这个鬼才。他的解决全球问题的远见以及“意图从源头断绝邪恶的萌发”突破了传统的集中精力于孤立解决当地弊病的慈善方式。这也是基金会百年来一直领跑在创新前沿的原因。
洛克菲勒并不为了创新而信仰创新。他相信“探索”背后更伟大的目的及其带来更好的社会及生活方式的潜力。依此而言,他和安德鲁·卡内基不仅仅是现代慈善之父,他们还是社会创新者先锋。只有他们对其取了个与众不同的名称:科学的慈善(scientific philanthropy)。
科学的慈善——或者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兼作家罗伯特姆纳口中不那么优雅的说法:慈善“消除感情用事”——作为对不明事理,无用之功,并通常在内战后时代实施援助时腐败等现象的回应。科学的方法首次提出建议,捐赠不应该是仅受制于右脑情感的行为,也应该包含左脑中的逻辑。援助及救济,如果能系统化,组织化,甚至优先化,能在解决眼前问题时发挥更大作用。
在约翰洛克菲勒聘请弗雷德里克•盖茨牧师来帮助他决定如何最好地分配他的巨额资产的时期,这种慈善哲学逐步受到欢迎。在他最早的捐赠中,包括用来建立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之后将成为洛克菲勒大学)的基金。
但他最伟大投资,莫过于组建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基金会集中精力于问题的根源的态度,和它深远的宪章一起,成为两个推动现代慈善的发展的创新之举。
1914年,基金会的董事会在国外投用了第一笔基金——25,000美元来组建国际卫生委员会。委员会的先驱工作为今日公共卫生领域中许多方法的使用打下了基础。接下来的一年,基金会在世界权威学府开始实施国际奖学金项目来为博士后学者提供培训。在当时,威克利夫罗斯将这项努力称为“支持大脑”。
这些被支持的学者中,其中一个是霍华德·弗罗里教授,曾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成员,病理学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威廉爵士邓恩学校的病理学带头人。1936年7月,弗罗里教授收到最初的250美元实验室器材费捐款,得以继续用化学方法来研究病理学。1945年,弗罗里和亚利山大·弗莱明、恩斯特·鲍里斯·钱恩教授一同因研究推动了青霉素的发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可能最伟大的支持创造力的例子来自约翰洛克菲勒最大的一笔冒险。当年轻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研究申请500美元的资助,洛克菲勒告诉他的代理人,“给他1000美元吧,没准他会研究出什么来。”故事的结局再清楚不过了。
“支持大脑”的想法——吸引合伙人以及其他机构为了战略或者目标而共同努力——是洛克菲勒所用的方法的持久特质。基金会认识到,并且持续认识到,解决这个复杂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世界中的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围墙内。投资他人的视角能够打开通往创新的大门。基金会长久以来已经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对于创新来说远远不够。为了知识是有效的,它必须在内部及外部通过网络共享。
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过许多卫生项目,包括治疗在阿拉伯,美国的十二指肠病的药房(上图),以及在阿克拉、加纳的黄热病研究员(下图)。
在基金会历史的前几十年,员工需要记录他们的行程,观察以及结果,这些将会在机构内员工之间相互传阅。在电脑或者社交网络出现之前,为了搭建并维持稳固的网络,员工在小便条卡片上写下受助者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卡片归档存放在办公室的大橡木卡片目录上——直至今日我们依然保留着。
除了在视角及共享知识上投资,从我们的首个百年中涌现出另一堂课——再一次,最伟大的社会创新从危机中萌发。因肆虐的黄热病及十二指肠病而催生了变革性疫苗,十亿在饥饿边缘的人民让绿色革命成为可能。
21世纪的创新
我们今天面临的危机更加微妙,比过去更复杂——从规模及范围上更大,突破了人为的边界且又难分难解。作家杰弗里·康克林把这个全新的相互联系的全球挑战叫做“邪恶问题”。
除了其复杂性,这些危机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大的机遇。技术,传播以及沟通的进步意味着知识可以传递得更快并且相对以往有了更大程度的特殊性。我们能够更快地在一个地区内警示突发事件及动乱,例如将会感染其他地区人民的传染病。换句话说,我们能够比过去更加大众,更加全球性以及更具协作性。
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发起“加速创新促进发展”活动,旨在探索开放的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来解决全球穷人的需求的可能性。活动力求适应及测试各种问题和地理位置中例如众包,竞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用户导向的创新方式等方法,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创造了过去几十年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新机遇和资产来源。影响力投资的加速,这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已经协助发展的行动,提供了获取大量用来解决紧急社会问题的资金的门路。比如,在成立纽约收购贷款基金时洛克菲勒基金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里边,一帮基金会为新经济适应房项目在资产上投入3.62千万美元原始高危层资金。这让诸如摩根大通公司,汇丰银行及其他大型银行等商业贷款人能在更低风险的情况下在二线债务提供接近1.9亿美元。仅在短短几年内,这种合作关系就让纽约能够建造成千上万户经济适用房。
我们得到的教训
这些年来,当提到创造及催化创新的机会时,我们已然学到很多关于什么是有效的以及什么不是。首先,必须有试验及承担风险的空间。提供这种灵活性要求不仅仅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个爱因斯坦上——它意味着为下一个爱因斯坦或者范宝龙承担工作风险创造空间,同时如果需要的话,提供一个可以毫无顾虑地失败的地方。特别是为了慈善,它是在我们的可控制范围内,通过使用资本及其他方法来提供一个让他人来投资及协作的机会,从而降低风险。
其次,除了空间,创新也需要时间和耐心。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展消除黄热病的工作始于1916,但能从根本上达到目标的疫苗要在三十年后才能被开发出来。尽管有先进的技术能力和即时网络,创新始终要求孵化和有利环境才能开发出来。对于基金会来说,这仍旧 是一个机会,而且因了更远大的使命和灵活性,长期内已经能够投身到项目中。
然而,那并不是说一定要给想法预留无底线的时间才能将其开发和扩大。这便是第三个教训:定义清晰的产出。制定目标和量度影响不应该是创新的敌人。实际上,当被条条框框限制在谁会受益、怎样受益这样的语境下,目标和测量能帮助 我们实现甚至更大的影响。
成功的创新来自于最终从产品或者服务中受益的人们在其发展中被赋予发声的权利过程。举例说,基金会投资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IDEO以便让其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这些非营利组织之一是“转换声音”(Conversion Sound),一家为农村穷人开发助听器的社会企业。在与IDEO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因为权威要求这样的尊重,尤其是印度农村地区,如果助听器技术员穿上制服的话,工作起来会更有效。这不是一个能产生于实验室或者研究设施的想法,但它在项目的成功中有着巨大的影响。
最后,我们认识到尽管这些社会创新的新方法有着前所未有的希望,但在许多情况下,想法和技术超过组织在现实中有效执行及扩展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一贯见到的一件事,便是在领域中应用新方法的能力经常无法跟上在发展中的创新方法的步伐。我们相信创新正如在组织,社会及个人中积累资本一样。并且这就是我们现在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工作重心,由我们的双愿景驱动:确保弱势群体能够接触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培养这类群体在21世纪的世界面对突发事件及动乱时快速恢复的能力。
韧性的创新
正如我曾提过的,我们在这个庞大的,变化的系统中的创新需要极大的耐心——十分坦诚地说,我们在帮助弱势群体的时候不总是有时间。当我们花费时间搜索下一个疫苗或者下一个移动科技,人们正在极端贫穷,脏水,干旱及洪水的重压之下受苦。他们正在奋力经营作物,教育他们的孩子,或者使用维持他们家庭安全与健康的健康护理。
我们无法预知社区及系统将被迫承受及从中复原的突发冲击,和其未来的形式及范围——无论它们起因于气候变化,财政危机,武装冲突或者社会动乱。面对这些挑战,韧性的创新——快速恢复的网络,社区以及组织更快回应及适应这些意料之外的事件 ,是所有最重要的创新类型中我们能追求的。
拿气候变化为例。随着逐渐升高的温度在不断加热这个星球,全球人口向城市、靠近地势低洼的海岸的地带转移,这些冲击将会持续增加。在2070年前,大约60%的全球人口增长将会出现在亚洲,这里边十个最易受洪涝灾害的城市它将占据了七个。现在,亚洲的城市缺乏资源来做准备及掌控气候事件的冲击。但幸运的是,在洪涝管理中既可负担又有效的创新可能在洪涝余波之后减轻我们所见的灾难性影响。所有这些之中,允许“毫无顾虑地失败”的理念尤为突出。通过制定合适的计划,交通线路及输电网络都能在主要天气事件到来前关闭,来确保他们相比如果他们被允许失败能被更快修复。
如果我们打算避免21世纪中的冲击,韧性的创新十分关键。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网络、社区及组织的共同特征。他们是:
Flexibility | able to change, evolve, and adapt at a rapid pace.
Redundancy | able to change course and adop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Resourcefulness | able to identify problems, establish priorities, and mobilize resources and assets to achieve goals.
Safe failure | able to absorb shocks and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slow-onset challenges so as to avoid catastrophic failure if thresholds are exceeded.
Responsiveness | able to re-organize and re-establish function and order following a failure.
Learning | able to internalize experiences and apply those lessons to decrease vulnerabilities to future disruptions.
社会创新的目标以及在此领域努力的人们应该是让世界更快满血复活而不是更脆弱;竭尽所能降低冲击与破坏;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有人,尤其是穷人,能够抵挡无法避免甚至无法预知的风霜。
下个百年
所有人在推动创新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政府可以颁布明智的政策,企业可以开拓新市场和分销渠道,投资者可以在能产生社会及金融收益的产品中注入更大的资本。
在基金会,我们开始思考战略,以及下个百年中我们在推动创新这一方面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正在将能让我们反应更加敏捷的模型和战略落实到位,这将增长我们实践新想法以及从经历中学习的能力。我们深刻自我反思,不仅关于我们做了什么,也包括我们是如何做的。我们是如何使用手中的利器以及自身的历史来创新?我们是否将其有效利用?
接下来的文章阐述了思考的更多维度以及推动创新来达到人性的改善。我强烈主张你去阅读一下,不仅仅是当作一项学术修炼——毕竟,创新关乎改变人类现实,必须在现实的背景下作考虑。相反,考虑你能采取什么具体务实的行动来让你所在、或者你曾工作过的组织的更灵活、和足智多谋。接着推动你自己和身边的人主动分享和向他人学习。正如一个行动者不可能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创新也不是某个人的工作。创造一个在文化内涵中协作代表相互交织的环境,并且对创新的承诺能被清晰的阐述及量度。
无论我们如何前进,我们不惧尝试,力行战略,抓住机会。正如约翰洛克菲勒所言,“想要成功,你就得另辟蹊径,而不是走在前人已然成功的道路上。”(“If you want to succeed you should strike out on new paths, rather than travel the worn paths of accepted success.”) 文中的洞见将会引领我们走向下一步。
———— 小编不禁泪流满面:这篇文章……真是翻译得太赞了!——————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本文来自有趣又有用的公益资讯资讯平台创思客(thinker360.com),译者/作者 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