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俺洋葱    2013-07-12    设计思维 人物  来源:GOOD  

话说 Peter Smart(取出这种名字应该在学校会被打吧…… )是一个超有爱的小帅哥。他是一名颇为可爱的设计师,在今年夏天做了一件足够拉风的事情——他在50天里旅行了2,517里,每天尝试发现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想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或许他想出来的方案永远没有落地成真的那一天, 而且在实际过程中他也常常一无所获……这又有什么关系,这个过程对设计师的思维锻炼绝对是惊人的啊!


他在日记里面写的,整个过程最大的技能收获就是去“观察”,去“发现 ” ,而不是像日常生活那样只是“看看”而已。他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都放在了这个网站里:50 Problems in 50 Days 。其中最值得一书的,恐怕就是第28天的经历了!


————— 于是以下就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哦  —————


Day 28 - Collisions


现在是第28天。我在阿姆斯特丹被一辆自行车撞倒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一大早刚刚走出酒店想找到一个“问题”去解决,正当我左顾右盼的时候,问题自己找上门来了——我被一辆自行车撞倒了腿。当时我听到了刹车的声音,抬头看到骑车的人不住地向我道歉,但是疼痛是我唯一能够有的感受了。


其实这不是一件什么大事儿,我一会儿也就好了。不过我觉得花剩下的半天时间来观察一下阿姆斯特丹中心车站附近的人们到底是怎么骑车的。          

我看着看着呢,就不由自主地想大笑了——你看,中央车站是人流量非常非常大的地方,人们一出车站就会被滚滚的自行车流包围,然后骑车的人们得不停地挥手、控制车速,以免碰到行人。但是冲撞就是不可避免的,当我目睹了好几起和我类似的事故之后,我觉得把今天的挑战定为:


可以怎么设计一个行人和骑手之间的干涉方案?                


我开始工作啦:分析了自行车手和行人之间是怎么共享同一块儿空间的,又是怎么互相反应的。我做了一些研究,和本地人、游客、骑手之间都聊了聊——希望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真正源头,以及发现人们现在已经在采取什么行动解决这个问题了。


可是我一开始还是毫无头绪的……那么,这些原始调查到底把我带到了什么方向呢?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不太好的。我看到骑手们在广场前穿行的时候往往会在路口按铃铛,以警告行人有车通过。所以我最初设计的方案就从这儿来,我想给自行车做一个扩音小喇叭,以便更方便行人知道车在哪儿。 当然啦,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至少,还不够好。


所以我停下来看了看周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亮点……所以,解决方案成为了:在马路上画上新的道路标示!    

新的想法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告诉自己,别自作聪明,去好好观察嘛!花了几十分钟坐在一个长椅上再观察了几波从中央车站出来的行人。我发现……哈, 原来真有玄机——只有某一群人有和自行车不协调的情况发生!


阿姆斯特丹的路面上是有行人标记的——不同的标记表示了哪儿可以安全通过马路,  电车轨道在哪儿,自行车道在哪儿。很明显……在没有交通灯的情况下, 骑车的人们是不会真的为那些跟着标记过马路的人们随时停下来的, 他们会随着人流骑行通过。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样别扭呢?不是的, 很明显的是,游客们完全没有预想到这样情况的发生,所以在人行横道上手足无措;但是本地人早就习以为常地和自行车们和谐共处了。      

所以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做一款新的斑马线。普通的白线只能够标示出在哪儿过马路,而这是不够的。我设计的斑马线是有方向标志的——这给了行人,尤其是游客们两个暗示: 1)有车会从这里通过  2)有车会从这个方向过来。    

 

——————

以上就是我众多尝试中的小小一个。这个解决方案其实并不是最厉害的,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最重要的。我看到了“观察”的力量。(有兴趣的人们可以看第42天,第29天和第26天的纪录,都很不错哦)        


在整个旅程里面我发现,其实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我能够洞察问题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学会了观察的我往往能够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问题。


看,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挑战我自己作为设计师的极限。没有人在我旁边给我意见,我必须努力思考,努力工作,努力找出最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                


总之,想了解更多我的故事,来这里看就对了:  50problems50days.com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本文来自有趣又有用的公益资讯资讯平台创思客(thinker360.com),译者/作者 请叫俺洋葱”---

请叫俺洋葱

洋葱很好奇社会媒体和现代科技是怎样悄悄改变世界的



热门文章